close

老牛破車¥大大英文...讓網友都認不出來了!圖書館變成自習室?放不下一張閱讀的書桌?


背單字程式




臨近期末,早上沒課的時候,內蒙古大學研二的佟若怡就會8點從寢室出門,到圖書館復習功課。她喜歡在圖書館自習,覺得這裡空間寬敞,還有復習資料可以隨時查詢。中國傳媒大學的李晗喜歡坐在圖書館角落有插線板的位置,方便用電腦寫作業。她說,比起自習室,圖書館是她更常來學習的地方。


北京大學生閱讀聯盟對北京各大高校閱讀情況的一項調查發現,在圖書館的同學大部分是在做習題,閱讀的人並不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隨機走訪瞭幾所大學,各采訪瞭10名在圖書館的同學:在北京科技大學,有7名同學是來自習的;在北京工業大學,有6名是來自習的;而在中國人民大學,有9名是來自習的。


圖書館變成瞭自習室?


清華大學國學社社長李藝說,清華的各個圖書館上座率都很高,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同學在圖書館自習。“和自習室相比,圖書館可借用的資源比較多,查閱資料也比較方便,所以比起教室,來圖書館自習的人更多。”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中國圖書會會長石越超在對環境的安靜程度要求不是特別高的時候,會選擇到圖書館自習。他認為,圖書館的功能多樣,並不隻為閱讀服務;相反,閱讀並不一定要在圖書館,在寢室、在室外,都可以讀書。而且,“圖書館的自習氛圍很好,你看到周圍的同學都在學習,就不會懶惰瞭”。


期末是圖書館最擁擠的時候,大批學生在此復習功課。北京科技大學圖書館采取預約座位的方式,每到期末季,該校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小朱就得提前一天早早起床,預約第二天的座位。“稍晚一點就沒位子瞭。能預約上的,都是上輩子拯救瞭銀河系。”小朱說。


北京農學院圖書館負責教師秦疏影說,期末考試前夕,圖書館的上座率基本是百分之百。“來閱讀的學生的確沒有上自習的多,但這是正常現象。”秦疏影說,“以前的圖書館以紙質書為主,現在的圖書館還有很多電子資料。學生來圖書館,主要是為瞭利用圖書館的環境和電子資料,這也是一種閱讀行為。如果以讀者對紙質書的閱讀數據為標準,那圖書館的利用率確實有所降低,但如果把電子資料查閱的數據一起統計,圖書館的利用率未必會降低。”


西南民族大學大三學生張瑋不上課時最常幹的事情就是泡圖書館。她註意到,即使有同學在圖書館閱讀,也多為專業性較強的書,比如經濟學理論、中國美學、高數微積分等。“閱讀不應該是讀各種類型的書嗎?為什麼大傢隻專註於本專業?”張瑋很疑惑。


北京大學生閱讀聯盟對北京各大高校閱讀情況的調查顯示,很多大學生因為課業等原因,多選擇與學業相關的書,而對其他領域鮮有涉及。中央財經大學昭明文學社社長徐瑤鳳說:“目前除瞭個別專業,大體來說,讀書氛圍不太濃厚。”中國農業大學CAU讀書俱樂部負責人黃秋月也發現,學校學習氛圍很濃,但課外閱讀特別少。


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課外閱讀的時間更少。北京工業大學2015年圖書館數據顯示,2015年,本科生人均進館次數為38.32次,研究生為31.17次。


“研究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寫論文或者準備寫論文。對明年就要畢業的我來說,那就是在實習或者找實習機會的路上。”李晗回憶,考研期間是她讀書最多的時候,吃飯、等公交、等地鐵……幾乎所有零碎時間都會用來讀書;考上之後,讀書時間反而少瞭。每天的閱讀就是刷朋友圈、刷微博。隻有在寫論文時,才會去圖書館讀專業書。



中央民族大學傳播學專業研二的李艷雲對此深有體會。由於課業繁重,她的閱讀隻停留在專業要求的內容,或者老師指定的某本書的某一章節,很少完整讀完一本書。而且無論本科生還是研究生,都在忙於應對考試和各種專業證書,很少有人把時間用在閱讀上。空閑時同學們也更愛看電影或者追劇。


李艷雲說:“閱讀是習慣的問題,很多偉人都有雷打不動每天按時讀書的好習慣。可從小到大,所有的教育都沒有讓我們養成每天看書的習慣。最糟糕的是,就算我意識到瞭自己閱讀量不夠,也沒法靜下心來讀書。”



本文來源:青年報



▼我的英文學習經驗How I learned English | 和Cindy學英文


也許"學好英文可愛____"想要成為別人,就是浪費你自己。@@


最長的英文單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玩大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